论文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领域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它隶属于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体系,是对现代教育手段的革新,是对现代教育目标的重新审视,它的出现是人才教育对现代教学模式的新的要求。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方式与网络学习的有机结合,是教学理念的提升。它既能够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也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这种模式的启用既能够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更深层次的整合,弥补师生之间交流沟通少的弊端,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从而把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与网络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又为以后的学校教学资源做了充足的资源储备,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以便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自主学习 教学资源 网络教学平台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简介
(一)含义
广义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指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不同的信息技术手段,不同的应用方式来实施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狭义地是指教师在适当的教学环境下,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学习教育,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两种教学形式的有机融合。国内首次正式倡导混合式教学模式概念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他的观点是:混合式教学模式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理论基础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是建立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三种理论的基础之上的,是对这三种学习理论的融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将教学内容分解为一系列小的教学单元,在强化的帮助下对教学单元的内容进行学习,才能使强化的频率被最大限度地提高,将出错带来的消极反应降低到最小限度。这种学习理论所遵循的原则简单地可以概括为单元分割原则、积极反应原则、强化训练原则、自我测试原则。从斯金纳的条件反射实验的刺激(提问)——反应(问答)——强化(确认)的理论中就可以得出这样的教学原则。实际上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采用了这些原则。在运用的过程中,将学习内容分成若干小的单元,以微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以便学生在自由的时间、空间内自由地学习,并进行自我强化训练与测试。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研究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发展出对世界的理解,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网络教学环境与这里的良好环境实际上是异曲同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调动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习者能够自我控制学习过程,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索发现,对自我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评价,作出反思与批判,进而有所创新与改造。这种观点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影响最大,其中影响最深的是自主学习方法、自我分析评价和自我探索创新因素。综合以上三种学习理论,融合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就是混合式教学模式。
(三)特点
混合式教学模式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学形式上,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现代的网络教学相结合。既吸取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又突出现代创新教学模式的特点,可以说是相得益彰。
2.教学技术上,采用的是多种多媒体教学技术,如微视频、音频、图形、文本、动画、幻灯片课件等。既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方便,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可以说是两情相悦。
3.教学手段上,传统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既有教师的课堂精讲精练,又有学生的线上积极主动地求知,可以说是前呼后拥。
4.教学目标上,由传统的教学目标转向了针对线上不同的学习内容而制定的相应的教学目标,新目标更具体,更细致,更有针对性,可以说是锦上添花。
5.教学反馈上,是线上反馈与课堂反馈相结合。教师通过学生线上学习的反馈,在不和学生见面的情况下,就能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以便对后来的课堂教学制定出更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说是有备而来。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语文教学课程的特点是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的三结合。
对于一些基础性的知识教师是没有必要进行精讲的,只要学生用心去识记,完全可以自己掌握。若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于这部分知识,教师完全可以以文本的形式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加以检测就可以了。
阅读理解方面的内容,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对文本进行详细的解读,一节课下来,认真的学生感到既累又紧张,因为既要听教师讲解,又要记笔记,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线上自学则不同,教师将需要重点讲解的内容分成若干知识单元,然后录制成微视频传输到网络教学平台上,这样学生可以自主地点击视频进行学习,对一些一遍听不懂的内容分析,还可以多次点击,反复进行学习,直到听懂为止。这样课堂上教师讲解的就是那些大家都很难理解的知识、内容,需要讲解的内容少了,但讲解的更精炼更有针对性了。这既节省了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时间,又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教研课题,扩大了自己的研究领域,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展了学生自学的空间,可以说达到了双赢的效果。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教师还可以随时检测学生阅读的效果。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阅读分析的试题传输到教学平台上,学生根据自我阅读的程度,进行自我检测,并将检测的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这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减轻了教师批改作业的繁重负担。
写作方面,教师可以将写作的内容和要求以任务的形式发布给学生,学生将自己的写作传输到学习平台上,教师随时可以批阅,打破了过去只能在办公室批改的局限性。对于一些很优秀的作品,教师还可以将此放到讨论区模块,让大家一起欣赏,一起分享写作给人带来的的快乐。
由此可知,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是极为可行的。既能够积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还可以将平时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这些教学资源储备起来,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也为后来的青年教师的学习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料和经验借鉴,共同促进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具体的实施过程
(一)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
课前与学生接触,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和学习情绪。现在面对的是只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学生,虽然经过了前三年的专科知识的学习训练,但学生的学习经验还很欠缺,阅读面还很窄,自控能力还比较差。所以教师可以针对这些情况,布置具体有效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学,这样既可以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成就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2)教学资源的准备
网络教学资源包括自主学习任务单、课程微视频、幻灯片课件、测试题库、在线评价、资料库和网上教学辅导等。
①自主学习任务单
教师根据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制定出本单元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具体见列表),然后发布给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的可行性依据。有了它,学生能更有目标地、更有针对性地自主学习,能更快更有效地完成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并及时进行学习情况的反馈,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教学效果的改善。
附: 《人与自然》混合式教学自主学习任务单
(第十二周)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 |
语文 |
教材及版本 |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
授课对象 |
2014级学前教育专科生 |
开课学期 |
大学专科第四学年上学期 |
先修课程 |
《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师口语、幼儿文学 |
课堂授课时间 |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十二周周四第二节 |
网络课程门户地址 |
http://mooc1.chaoxing.com/course/80747087.html |
二、学习指南
本周章节 |
第一单元 人与自然 |
课前学习拟达成目标 |
通过观看网络教学平台上所提供的微课视频、章节知识、内容结构图、教学课件及教学资源,完成对重点知识的学习、掌握,正确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直面如何尊重自然,善待每一个生命等问题,从而获得新的感悟。 |
本单元重点内容 |
1. 了解壶口瀑布的特点,体会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品味文章的语言,理解黄河壶口瀑布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感悟作者丰富的情感。 2. 欣赏卢梭笔下的大自然宁静与美丽的图景,理解课文借景言志的特点,并全面、辩证地理解卢梭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观点。 3. 品味《藏羚羊跪拜》一文中富有感染力的细节描写,揣摩文中的精彩语句,准确把握老猎人的人物形象,并感受藏羚羊伟大、神圣、悲壮的母爱,理解文章所蕴含的道理,树立尊重自然、关爱生命、珍惜环境的意识。 |
学习方法建议 |
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
三、课前任务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 |
1. 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中本单元知识重点的提示,结合观看教学微视频、教材学习、教学课件学习,初步掌握本单元主要知识内容,理清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初步列出本单元的学习提纲。 2. 描述壶口瀑布的特点。 3. 描述卢梭笔下的大自然的情形。 4. 分析老猎人的形象。 5. 藏羚羊跪拜时的细节描写。 |
课前学习效果检测 |
通过学习教学平台上的微课及其它资源,完成知识内容的学习,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上检测题模块完成对本单元知识内容学习效果的检测。 |
四、困惑与建议
课前学习后存在的疑难与困惑 |
|
对教师课堂授课内容与形式的建议 |
|
注:各小组组长将小组的困惑与建议于每周二之前上传到在线教育平台的讨论区。
五、课堂活动预告
教师精讲 |
教师通过对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课前学习效果检测结果的了解,对学生在课前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进行重点讲解,对存在问题较多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
课前学习任务汇报与研讨 |
1.完成各小组对于课前自主学习任务2----5的汇报,每组5分钟,教师对汇报进行点评。 2.完成课堂主题讨论活动。讨论的话题是: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 |
②具体的学习内容
教师针对本单元的具体的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源,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一些需要学生识记的知识如字词解释、文学常识、写作背景等在课程教学平台上以文本的形式传输给学生,对于需要重点理解的内容制作成微视频传到教学平台上,让学生自主点击学习,对于课后的思考与练习题,制作成PPT课件放到资料库里,以备学生参考。
(3)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
教师浏览网络教学平台,通过学习平台上的统计模块,把握学生对自学内容的完成情况。具体情况是:对于一些识记性的知识,学生能够逐步学习并通过测试题检查学习的效果;对于需要加以分析的内容,有70%的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完成,有20%的学生完成一部分,有10%的学生一点没观看;对于布置的作业,有80%的学生完成了,而且完成的比较好,有10%的学生完成一部分,还有10%的学生一点没做;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提出了疑问,共同的问题有三个,教师进行整理,分别是:分析壶口瀑布与中华民族之间的关系,卢梭的关于人与自然的观点在文中的体现,作者写藏羚羊跪拜的意义何在?这三个问题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讲解的内容。
2.学生准备
面对新的教学模式,通过与教师的交流,首先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准备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认真地自主学习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而不再是一味地依赖教师课堂上的讲解和自我记录的听课笔记。其次,针对教师布置的任务和作业,通过线上的自主学习,认真按时地完成,并将完成的情况及时提交、反馈给教师,形成师生互动,交流评价。最后,搜集整理有关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课堂教学设计
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对后来的课堂教学作出如下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2.解决学生自主学习后存留的疑难问题;
3.让学生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4.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关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
1. 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2.解决学生遗留的疑难问题。
教学难点: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理解。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引导法。
教学过程:
分为七个环节,后面具体分析。
(三)课堂教学过程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脱离原来的灌输式的授课限制,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做创新游戏,展示创新成果等,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创新教学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师则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一是根据学生在线学习的测评、反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不再对课本知识逐一地进行讲解,二是重点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留的疑难问题。另外,对学生的学习方式适当地进行点拨。具体的环节是:
1.情景导入
借用梁衡先生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一段话导入新课。梁衡说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有两种:一是物质,空气水分,粮食蔬果,给人生存的条件;二是精神,花好月圆,明山秀水,给人享受的环境。人们向自然索取物质和精神是两个相同步的过程,正是这两个永无休止的过程支撑着两个文明的创造,支撑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2.检查总结
⑴检查对本单元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
⑵检查线上作业完成的情况,如藏羚羊跪拜故事结尾的续写。
3.疑难解答
疑难问题是:分析壶口瀑布与中华民族之间的关系,卢梭的关于人与自然的观点在文中的体现,作者写藏羚羊跪拜的意义何在?教师借助幻灯片课件重点对这三个问题进行详细解释。
4.图片展示
教师展示几组关于人类破坏自然的几组图片,引出讨论的话题。
5.小组讨论
全班学生分成五组,围坐成圆形,结合课前准备的资料展开讨论。讨论的话题是:人与自然应该如何相处?
6.总结评点
一是引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话加以总结评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浓墨重彩的对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总结和重点部署,提出了新的理念: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同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等新论断;二是引用雨果的一段话加以总结评点: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自然不掺杂半丝人情,谁抵抗它,谁就被一脚踢开;谁顺从它,谁就承受其恩典。最后得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7.拓展延伸
针对本节课讨论的话题,让学生课后写一份倡议书,主题是:保护环境,人人行动起来。
(四)教学反馈
这里的反馈分为线上反馈和课堂反馈两个方面。线上反馈包括网络教学中的检测题、平时上交的作业、线上的讨论、布置的任务点、创新成果展示等。教师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浏览,可以了解到学生学习与完成的情况及他们的创造成果。课堂反馈是指在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教师将一份课堂教学效果调查反馈表发布给学生,让学生填写,然后反馈给教师。教师对反馈内容归纳总结,作为今后教学总结评价的依据,并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附:教学反馈调查表
反馈程度 反馈内容 |
很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教学内容 |
|
|
|
教学设计 |
|
|
|
教学方法 |
|
|
|
教学效果 |
|
|
|
(五)教后反思
根据教学反馈调查表,教师及时写出教学总结,总结成功之处,反思不足之处,以便改进以后的教学,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提升教学素养。
此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尝试,一方面让教师感到了原来重复性的教学工作一下子变得轻松了许多,腾出更多学习、研究的时间,也多了与学生私下交流沟通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了更自由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将原来课堂上没有完全消化的知识通过线上的自学完全消化,并对学习内容进一步的复习巩固。总之,通过此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初探,我感到受益匪浅。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多地运用,并在学校内进一步推广,从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承芬主编,《教育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济南。
2.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