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菏泽学院郓城分校官网

教学科研

教研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研科研 -> 正文

张红梅:国学经典中的“修德”思想学说

作者:郓城分校 张红梅 发布日期:2018-10-23 点击数:

“修德”一词最早出自《左传》。修德,解释为修养德行、行善积德、提升自身的修养、素养,旨在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左传·庄公八年》:“《夏书》说:‘皋陶努力培育德行,德行具备,别人自然就心悦诚服。’我们姑且致力于修养德行,以等待别人降服的时机吧!”《史记•五帝本纪》上说:炎帝也好欺凌其他诸侯,因此诸侯们都拥护轩辕。于是轩辕修行德业,整顿军旅,研究四时节气变化,种植五谷,安抚民众,丈量四方的土地,训练熊、罴、貔、貅、貙、虎等猛兽,跟炎帝在阪泉的郊野交战,三次作战,然后实现他们的理想。明叶盛 《水东日记•杨文贞公遗嘱》:“盖要利达,须力学修德。”古人对人的品格的要求就是以德服人、以德行事、以德成事。

圣人先贤把修养德行作为儒学的主要内涵,来教育、引导人们进行自我道德修养。道德修养的内涵随着儒学的发展演变在不断地发展完善。而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过程。时代不同,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也不同,又各具特色;从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发展的过程来说,社会道德规范又具有阶段性或者阶段的局限性。

西周时,周文王继承和发展了伏羲的八卦学说,提出了“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思想(其中强调了德的重要性),可以视为人伦道德的基本准则,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德育文化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学说,奠定了儒学和“德”文化的基础。孔子提出了“仁”与“礼”的学说,即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孔子把 “仁”作为儒家经典学说的核心,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其核心是“民贵君轻”。孟子主张“性善论”,还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要具备这样的人格精神,就需要进行修德,于是提出了“仁、义、礼、智”的有关德文化的学说。所谓仁者,即仁爱,仁慈;义者,义务,大义;礼者,礼貌,礼让;智者,智慧,智力。荀子对“礼”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仁义”“王道”“君舟民水”的思想,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本,主张“无为而治”。“无为而治”的意思是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因为为政者有德且广施德行,并且将道和德统一起来,只有修道的人才能有德,只有德者才能掌握道,并在德文化的范畴里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德的概念,如仁、义、善、忠、礼、信、常德、玄德等等。战国后期,儒家思想已蔚然成风,德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西汉的政治家、思想家董仲舒将道家、阴阳家、法家的思想融合,形成新的儒学思想,称为“新儒学”。他在思想上提出了“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这些思想的提出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董仲舒曾从战国阴阳家邹衍创立的木、火、土、金、水——《终始五德》中得到启示,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有关修德的思想,被称之为“五常”,并强调君主的重要职责是实施教化,即“承天意以从事,任德教而不任刑”,提出了修德的重要性,对修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汉代的教育体制,使儒学教育官学化和制度化。到了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

唐朝中后期,韩愈率先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宣称儒学的“仁义”是最高的道,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李翺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解释孔子之道。韩李思想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

北宋,是儒学复兴的时期,研习儒经义理,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理学就在这样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宋代学者抛弃汉唐师古学风,把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高度,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思想体系——理学。北宋理学的鼻祖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提出人类社会要“建太极,立人极”的观点。其中“立人极”就是建立人类社会道德的最高标准,把 “中、正、仁、义”四项确定为做人的最高准则。另外周敦颐还在他的《通书》中说过“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把“诚”作为一切道德的基础,也是为人的最主要原则,因此与“中、正、仁、义”一起被称为“新儒五德”。这一时期对理学创立贡献最大的是程颢和程颐,他们确定理学的最高范畴是“天理”,认为“天理”的核心就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仁”。

南宋时期,理学的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其代表人物是朱熹。他认为“理”是根本,万物皆有“理”,终归于一,就是“太极”,并形成了自己的伦理学说,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和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无私无畏,大智大勇,光明磊落,仁民爱物;仁者境界是追求精神自由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认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只有达到仁者境界才算是得道。

到了明代,理学发展为心学,心学开创者是陆九渊。心学的核心是“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理,强调的是“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而思想家王阳明(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学以至圣的休养的关键在于“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这种观点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完成,理学的重心在于儒家信仰支配下的生命实践。由此可以看出,宋明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节气、品德,讲究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明末清初,儒学思想得到了改造和发展,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他们批判继承了传统儒学,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李贽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学说,主张个性自由发展;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批判旧儒学“君为臣纲”的封建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崭新思想命题;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注重实学,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积极思想;王夫之不盲从儒学的治学原则,反对“天命论”和“生知论”,主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在认识论上,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现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观察都是可以认识的,而且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这就具有了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思想。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儒学思想和“德”文化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演变,在一步一步的向前推进。就像一棵植物,经历了播种、发芽、开花的过程之后,最终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丰硕果实。做人做事都要以道德作为基础,决定一个人价值和前途的不是聪敏的头脑和过人的才华,而是道德。道德是成就一切的力量,对于人来说,它是比才学还要重要的生存课题。为此,我们将中国古代修德思想的内容概括为孝、忠、仁、义、礼、信、智,并赋予其新时代的内涵,传授给我们的学生,也希望能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让祖国的花朵从小就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成为优秀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寓育人于教书之中。学知识,可以丰富人的智慧,点亮人的人生,而修养可以丰蕴人的内涵,升华人的人生。修德在一个人的一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学习儒家的思想,进行自我修德,提高自身素养,完善自我人格,实现自我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