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钱易
她穷其一生,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打破专业之间的壁垒,让每个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接受一定程度的环境教育。虽然进入耄耋之年,但她依然坚持在教书育人一线,每次一个半小时的讲课依然一站到底。这些年,无论自己的工作多么繁忙,她总是把学生的事情排在日程表的第一位。——题记
20世纪8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环境保护逐渐从单纯的“末端治理”转向重视“源头控制”,即重视从生产工艺的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这让清华大学钱易教授意识到,环境保护工作不是环境一个专业的事情,各行各业的人都要具有环保理念,才能让所有生产工艺更清洁。
基于这个前瞻性的判断,她认为,大学应该把环境教育推向所有专业,让大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同时甚至之前就了解一些环境知识,帮助他们建立环保理念,由此开发出各行各业环境友好的巨大潜力。
没想到,为了这一夙愿的实现,她用了一辈子。
把环境教育推向每个专业的“拓荒者”
从1977年清华大学设立我国第一个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开始,国内大学环境教育就进入了专业教育时代。如何打破专业壁垒、让所有专业的学生都能接受一定程度的环境教育,成了钱易教授在校内外积极呼吁和推动的事情。
1998年,钱易教授作为主要发起人之一的清华大学“绿色大学”建设正式启动,计划通过“绿色教育”“绿色科技”和“绿色校园”建设,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大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校园建设的各个环节。抓住发展“绿色教育”的契机,钱易教授实现了让环境教育覆盖每个专业的愿望,学校增设了一批有关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课程。年逾花甲的钱易教授率先垂范,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并亲自撰写提纲、编写教材,学习制作PPT教案并授课答疑。这门课程受到全校学生的普遍欢迎,因为选课学生太多,原本一年一次的课程改为一年两次,20年来选课人数已近2万人。2002年,这一课程的同名教材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06年,该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7年,钱易教授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这些奖项折射出钱易教授为这门课程付出的精力和心血。
选过这门课程的一位同学说,“刚开始觉得钱老师是院士,有光环,也有距离感。可当她站上讲台,温柔的声音传来,隔阂瞬间就没有了。那种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讲述,简直是一种享受。”
钱易教授对环境通识教育的实践并没有因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的成功而止步。随着清华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她也不断探索新的课程形式。2003年,钱易教授面向全校大一学生开设了新生研讨课“环境与发展”,以小班专题讨论的形式,指导学生围绕环境与发展的相关问题展开自主学习和研究、口头辩论及写作训练。2015年,钱易教授联手清华大学工程、人文、艺术等不同领域的十余位著名学者开设“生态文明十五讲”课程。钱易教授研究、提出并不断完善大学绿色教育理念和内涵,经过10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创建了多层次、宽覆盖、重实践、国际化的绿色教育体系,并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可,获得了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高等教育)和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在推动环境通识教育的同时,钱易教授也没有松懈对环境专业卓越工程教育的追求。在1995年至2006年担任全国高等学校环境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期间,她与国内同行一起推动了我国环境科学与工程教育的发展及教学改革。钱易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高等学校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荣获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因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引下的工程教育改革实践作出重要贡献,她还获得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颁发的2009年优秀工程教育奖。
如今,虽然进入耄耋之年,但钱易教授依然坚持在教书育人一线,每次一个半小时的讲课依然一站到底。她说,与院士的头衔相比,她更喜欢“老师”的称谓,因此“只要自己还有力气,还有精神,就不能在讲台上下来,也不能在环保事业上退出来。”
日程表上把学生排第一位的“钱奶奶”
执教近60年来,钱易教授培养了80余名研究生。现在,她的学生既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学术领军人物,也有创立国内上市环保企业的行业翘楚,还有服务国家部委和地方基层的公务员。
2016年,钱易教授八十寿辰之际,她的学生们发起成立了“钱易环境教育基金”,以回馈恩师和母校的培养。学生对导师的这份爱戴与感恩源于钱易教授以学生为本、甘为人梯的无私大爱和高尚情怀。
这份大爱既体现在她几十年如一日躬耕三尺讲台的兢兢业业,也体现在她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总能把学生的事情排在日程表的第一位。1994年,钱易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社会责任,她兼任了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全国妇联副主席等多项职务。学生们组织学术交流活动或者其他课外活动时想邀请这位学术“大腕”参加,却又担心被拒绝,这时同是钱易教授学生、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原党委书记杜鹏飞教授总会鼓励学生们大胆去邀请她,因为“钱老师从不拒绝学生”,“不管有多忙,钱老师的日程表上永远把学生排在第一位”。
2011年,在“两岸清华大学博士生论坛”开幕式上,钱易教授做了开场演讲。演讲前,她微笑着说了这样一段话:“主持人跟我联络的时候,几次表示说非常感谢我接受这个邀请来做一次讲话。我今天要告诉她,我非常感谢你们邀请我来参加这样一次有意义的活动。”钱易教授对学生事情的重视更增加了学生对她的尊敬与爱戴,三获清华大学研究生“良师益友”奖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份大爱既体现在她对学生科研成果的“高标准、严要求”,也体现在她对毕业学生的“扶上马、送一程”。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陈吕军教授是钱易教授早期指导的学生之一,直到今天,他对导师给他改论文情景还记忆犹新。那时电脑尚未普及,每次他把一沓厚厚的博士论文手稿交给钱老师审阅,几天后钱老师把论文还给他时,手稿总会被红笔改得密密麻麻,从专业问题到语法措辞,甚至到标点符号,都有钱老师修改的印迹。他只好重新手抄一稿,如此反复,直至第三稿才通过。
随着年龄增长,现在钱易教授指导学生已不能事必躬亲,但是对于学生的毕业论文,她都会认真提建议和修改。桑德集团是我国民营环保企业标杆,其董事长文一波也是钱易教授的学生。桑德集团在创业初期的发展并不顺利,正是在最困难的那几年,钱易教授对文一波说,“我没有钱,没有权,但是我可以给你出主意。如果你觉得我在业内还有一定影响力的话,你可以用我的名字。”
2015年毕业的博士生谢淘也是近些年让钱易教授最牵挂的学生之一,因为他不仅放弃北京的高薪职位,也谢绝了钱老师推荐去美国深造的机会,而是选择了回自己的家乡做一名基层公务员。找谢淘谈话之后,钱易教授虽然为他放弃前沿研究感到惋惜,但是她也在这个年轻人身上看到了自己六十年前的影子,那时本科毕业的她也曾志愿到祖国大西北建功立业。最终,钱老师鼓励谢淘坚持初心,支持他去欠发达地区基层工作的选择。在清华大学2015届赴西部、基层、重点单位工作毕业生表彰、出征仪式上,谢淘获得了“启航奖”金奖,而作为导师代表,她勉励这些学生,“站在人生新起点,更要勇于面对未来挑战”。
这份大爱既体现在她对专业知识的倾囊相授,更体现在她对学生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影响。钱老师一直认为,“当老师最重要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要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博士生孔茗是通过电视播放的2015年“寻找最美教师”颁奖典礼认识钱易教授的,并从此立下志向——要成为像钱老师一样的人。当她因为毕业后选择西部边远地区支教的志愿受到周遭质疑和反对而犹豫不决时,她想到了钱易教授,给她写了封邮件诉说自己的困惑。钱老师给她回信说,“我支持你的选择,我年轻的时候也想去西北。还有很多困难在等着你,你要加油!”正是钱老师的鼓励,让孔茗坚定了这个选择,今年7月她将赴西藏支教。
今年,清华大学设立了教师开放交流时间,全校学生可在此时间到约定的地点与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钱易教授公布自己的交流时间后,10个名额在一分钟内就被学生抢完。当天,钱老师提前20分钟来到自己的办公室,等待陆续赶来的学生。在交流时间中,钱老师与同学们谈治学、谈为人、谈她热爱的环保事业。
当被问及人生选择时,她说:“要学会自己做决定,并持之以恒地锻炼这方面的能力。拿主意不要担心犯错,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只记住那些帮过你的好人,尽快忘掉受打击的事,人生就豁然开朗了。”原定一个小时的交流时间最后延长至两个多小时,同学们仍然意犹未尽。
离别时,钱老师起身把每一位学生送到门口。
几十年如一日的简朴、亲和、谦逊、有活力,是几代清华人共同的“钱易印象”,现在的年轻学生更是感觉她“跟邻家老奶奶一样”,因此“钱奶奶”的称呼也在学生中流传开来。
推动生态文明并身体力行的“钱院士”
钱易教授长期致力于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低耗废水处理新技术,在难降解有机物生物降解特性、处理机理及技术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积极倡导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水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贡献了新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对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近20年来,她致力于倡导和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是中国最早倡导和研究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学者之一,在参与国家环境立法、提出政策建议和建立示范省市方面作了重要贡献。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推进,钱易教授近年来也在生态文明教育和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
2015年,她联合清华大学十余位著名学者开设的“生态文明十五讲”大班课程,每年选课人数达300人。2016年,由钱易教授担任主任的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成立,该中心是由环境学院、人文学院、低碳能源实验室等共同发起的交叉学科科研机构,旨在发挥清华大学学科交叉优势,建构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探讨生态文明建设途径,推动清华大学成为生态文明研究的高校智库,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决策贡献智慧和力量。
除了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钱易教授还是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忠实践行者。2015年夏天,央视“寻找最美教师”摄制组到钱易教授家采访,为了给摄制组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她破例打开了空调,这也是那个夏天她唯一一次使用空调。
平常,钱易教授都是从家步行到办公室上班。有一次,学校邀请她参加会议,考虑到当天雾霾严重,主办方问她是否需要安排车辆接送,她非常坚决地拒绝了。她说,“严重的雾霾正说明我们现在的环境保护工作还没搞好,我们这些做环保的人更应当以身作则,实践绿色出行。”
“节约”是钱易教授简朴生活的常态,而她对学生的需求则是慷慨大方,她多次用自己的稿酬购买经典环保读物赠送给学生。2003年,钱易教授还把她获得第二届“中华环境奖”提名奖的一万元奖金捐赠给了清华大学学生环保社团——绿色协会,支持他们开展环保宣教活动。
钱易教授的学术造诣和师德师风完美地诠释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师品质。执教近60年的她心里还有三大希望:一是绿水青山,二是学生成才,三是自己培育的学生都能真正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和担当者。她还在为此继续努力。正如她在今年央视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中所说,“我只要一息尚存,我就要把这些事业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