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菏泽学院郓城分校官网

政策法规

师德讲堂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德讲堂 -> 正文

“他让我们感受到人格的力量”

作者: 发布日期:2015-12-30 点击数:

——师生眼中的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教师王培坚

王培坚(右)在指导学生

适逢教师节,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毕业生夏家辉拨通王培坚的电话,向他送上节日的问候。这名刚工作一年的中职毕业生已拿到近7000元的月薪,成为影视制作方面的行家里手。他说:“我今天能走到这一步,离不开王老师的悉心栽培。”

王培坚是上海信息技术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他长期担任学校计算机系多媒体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致力于提高中职学生教学质量的探索。在工作中,王培坚坚持课堂理论和实训教学与行业需求接轨,专业技能教学与校企合作融合,校内应届生教学与行业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有力推动了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从教31年,王培坚秉持“育人德为先,身教胜言传”理念,用爱和知识呵护学生,把他们的成长成才当作最大的快乐。

濒临退学的学生获国赛大奖

许多人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有这样的印象:理论知识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往往存在问题。王培坚长期身在职教,对此感触深刻。然而,他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2013年,上海市“星光计划”技能比赛进入报名阶段时,三年级学生夏家辉压根儿没心思参加。因为他对自己所学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丝毫不感兴趣,他只想“混”一张毕业证书,以后考大学离开数字媒体领域。然而,该项赛事的选手由学校推荐和随机抽取两部分组成,夏家辉偏偏被抽中参加“影视后期制作”项目。

指导夏家辉这样的学生参加比赛,有同事私下用“交了霉运”来形容。王培坚对夏家辉的“棘手”也早有领略:染着黄头发,迟到早退时常发生;在影视课上,本来要求完成一项包含创意、拍摄、配音、剪辑的片子,夏家辉只是剪辑了一堆游戏镜头……由于在学业和品德方面都表现欠佳,夏家辉已经濒临退学。

然而王培坚没有放弃。他和夏家辉坐下来谈心,聊人生经历和选择,聊家庭和社会责任,称赞夏家辉制作的游戏宣传片画面精美、音乐效果很好,帮助他树立对本专业的信心。在3个月的训练中,王培坚日夜陪着参赛选手,特别关注夏家辉,不仅给予专业指导,还帮助纠正他的不良行为。

最终,夏家辉以上海市第13名的成绩荣获“星光计划”技能比赛二等奖,随后在当年举行的全国技能大赛上,以上海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国赛一等奖。训练和参赛之后,夏家辉的专业技能明显高出身边同学,这次经历也改变了他的人生选择。2014年毕业后,他没有考大学,而是从事电视拍摄剪辑方面的工作,并迅速成为行家里手。

“他让我们感受到人格的力量。与他的近距离接触中,我收获的并非国赛大奖的名头,而是做事态度的转变和专业能力的提升,这些会让我终身受益。”夏家辉说。

娴熟的技能、倾心的付出结出了累累硕果。王培坚带教的学生在历年上海市“星光计划”职业技能比赛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成绩名列前茅,他被评为全国职业院校优秀指导教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星金牌指导教师。

把企业运作规范带到校园

王培坚认为,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他凭借多年的专业领域工作经验和广泛的人脉资源,积极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开发专业标准,组织实训中心建设,把业内专家请进学校,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让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扎根学校。

从北京参加教师节活动归来,王培坚次日即到上海文广集团授课,主讲音响调音师相关培训课程。这样的授课几乎每周都有一天,大约8节课,已经坚持了十几年。当初,在上海广受认可的音响调音师职业标准正是他主持制定的。

在2001年入职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之前,王培坚有过10年军工单位工作经验,参与设计舰船广播系统,对企业的严格规范体悟深刻。作为学校数字媒体专业学科带头人,王培坚注重对年轻教师的带教与培养。在他看来,不管学校有多少资金、有多少先进教学设施,最后都要通过教师完成育人的过程;部分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经历,特别需要补上这一课。

学校学生电视台摄、录、编设备的使用,本来有一整套操作和管理制度,由于年轻教师没接触过,使用起来显得随意,导致设备经常受损。2010年留校的教师左骋皓负责指导学生电视台,他坦陈,当初明显存在设备保护不完善的情况。

左骋皓拿视频连接线举例,学生借去的时候绕得很整齐,还回来却是乱糟糟的,放在库房没人整理。下次再借时就是乱的,一来二去容易打结、弄折,加快了损耗乃至报废。大家知道这样不好,但也没想过怎么改变。

王培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没有领导的任命,就主动承担起影视设备管理的带教任务,用电视台的制度来严格管理学校的设备运行。老师的工作流程严谨起来,学生操作也逐渐变得规范,懂得珍惜和爱护设备。

左骋皓说:“现在学生电视台日常管理已趋于完善,是王老师给我们带来了职业和专业上的良好习惯。”

享受帮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

见到王培坚,是在上海信息技术学校高清影视演播室,这里是同学们开展影视制作实习实训的地方。王培坚时常待在总控室,这样与学生交流更加方便,办公室反而去得少。“演播室安装了真力音响组成的环绕声监听系统,是代表业内标准的前沿配置,视听效果特别好。”他的言谈中充满了自豪。

王培坚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大量先进教学方法和行业标准,新开设数码摄影、数码音频处理技术、影视合成等受欢迎的专业课程。他把学校培养学生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在虚拟体验实训室激发学习兴趣,然后在高清演播室学习专业知识,最后在音视频制作室开展项目化教学,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每当下课铃响起,学生就不约而同来到高清演播室。王培坚采用分类指导方法培养学生,经常带领他们一起参与制作学校和社会的各种项目,如企业宣传片、学校教学片、影视动画制作、多媒体合成等。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随之提高,零距离就业成为现实,许多学生还没毕业就被用人单位预订。

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校长邬宪伟说,王培坚不仅是一名教师,更是一名富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他在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工作14年,从建设上海市多媒体重点专业,到设计学校大礼堂音视频系统,以及建设运行信息技术开放实训中心等,都立下汗马功劳,不断提升着学校数字媒体专业的整体水平。

“王老师不仅业务能力强、善于钻研,而且对学生充满爱心。只要学生乐意学,他就全心去教,这份爱心成就了学生的进步。这样的教育看似寻常,实则伟大。”邬宪伟说。

当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受到李克强总理接见,王培坚感觉幸福来得太突然,甚至超出了他实际的能力水平。他说:“当好一名教师,这是分内之事,也是令人快乐的事,我非常享受帮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教无止境,期待未来在数字媒体教育领域做得更好!”(记者 董少校)

《中国教育报》2015年10月15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