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菏泽学院郓城分校官网

教学科研

社会科学教研室(6553137)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研室设置 -> 社会科学教研室(6553137) -> 正文

李庆华:教学思索之学生学习需要“情感动力”

作者:郓城分校 李庆华 发布日期:2019-01-01 点击数:

摘要:针对教学中出现的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现象,论述了兴趣的作用,分析了教师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心理原因。

关键词:兴趣 情感动力 认知不协调理论

每一个学生都能讲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能从自己或他人找到验证。但是事实却是学生非常缺乏学习兴趣。在一个学期的教学中我深感一年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惰性。老师需要时时叮嘱他们听课、看书,需要时时叮嘱他们思考。如果没有老师的督促检查,学生也没有主动性、积极性。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分析这个现象,但可以很明显地发现,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汉语字典中对兴趣的基本解释是:兴趣是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对某事物或活动产生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这种倾向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其作用是促进学习者的思维过程积极化,从而提高认知加工水平,把学习引向深层次。”[1]人有了某种兴趣就会对该事物或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情绪体验,如戏迷对戏曲活动的兴趣,足球迷对足球活动的兴趣等,他们都会乐在其中。华东师范大学编著的《心理学》指出:“兴趣不是对事物的表面的关心。任何一种兴趣都是基于获得某方面的知识或参与了某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2]由此我们理解,兴趣让人产生了积极的探究倾向和情感的满足,适度的积极情感对人的行动具有正面的动力作用,因而兴趣成为人们行动的“情感动力”。苏霍姆林斯基特别强调学习兴趣等情感动力的作用。在他看来,“情感动力”可谓儿童成长的杠杆,只有依靠学生内在的“情感动力”,才能推动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

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对某门功课产生学习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愿学、爱学、乐学,而且学得活,学得好,这时候学习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充满着无穷的乐趣。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就是缺失了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他们的学习活动也就缺失了活力:上课走神,思维呆板被动,学不会也懒得问,考试成绩可想而知。调动学生的这种内在需要就能解决所有棘手的问题。这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入手处。

学生并不是没有对某门功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喜欢舞蹈的女孩子不知磨破了多少双舞鞋,喜欢剪纸的女生学习半年后独立剪纸能力已经有很大提高。喜欢篮球的女生能不畏严冬坚持锻炼等等。这些行为并非出于老师的监督和要求,而是源自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各门功课乐知,就会对学习活动产生质疑感,为解决疑难而不懈寻求答案,他能在学习过程中灌注全部热情,兴致勃勃,津津有味,甚至会达到对所学知识迷恋不舍的地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但教学过程中,常会产生学生兴趣难以调动的矛盾现象,教师苦口婆心讲述道理,却收效甚微。学习是改变认知的过程,从行为、情感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件没有立即报酬的辛苦事,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呢?这就不得不提到认知不协调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外部刺激不足以证明我们行为的合理性,我们会通过内部心理活动证明自己行为的合理性以减少不协调。可以合理推断,学生会对某门功课产生自主且强烈的兴趣,是一个自动的、协调自我认知的过程。当学生肯定了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乐趣,其学习行为就会产生由内而外的质的改变。

自我知觉理论又告诉我们,人们通过关注周围情境来解释自己的行为。想象一下,如果某个学生努力学习,仅仅是因为取得好成绩会获得金钱奖励。毫无疑问,与自发兴趣相比,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学习行为,并非是包含热情和情感动力的,也并非是持久的,一旦外部激励消失,或者外部监督力量不再存在,学生将不再继续学科的学习。这种现象的存在,便对对教师的激励举措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对学生的学习惰性,与其因怒其不争而训斥或惩罚,不如从学生内部挖掘潜力和动力,给予学生学习空间,并结合多种途径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兴趣,而非完全依靠要求来监督学生学习。由此,才能调动“情感动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本身的乐趣。

注释

[1]、 郭英.学习动力教育与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2]、 华东师范大学教材编委会.心理学[M].1987

参考文献

1、杨广学、刘大文、邹本杰.心理学[M].山东科学出版社,2004第1期

2、刘瑞光. 动力与学习[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