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菏泽学院郓城分校官网

分校概况

教学科研办公室(6553101)

当前位置: 首页 -> 分校概况 -> 职能科室 -> 教学科研办公室(6553101) -> 正文

曹修身:《诗经•卫风•氓》与古代婚姻文化

作者:郓城分校 曹修身 发布日期:2020-11-13 点击数:

《诗经·卫风·氓》(以下简称《氓》)是一首古代爱情叙事诗,所反映的至少是2600年以前的社会生活。自古以来,绝大多数读者仅仅把它理解成一个青年女子叙说“恋爱——结婚——遗弃----决绝”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幸福婚姻的强烈愿望。但我们从一、二段女子的叙说倾诉中,还可以窥见那时的婚姻要经历严格的六道程序,才能成婚。这六道程序,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就是古已有之的“六礼”婚姻制度文化。

古代婚礼(资料图)

先看第一段: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意思是:憨厚老实的小伙子,抱着布匹(布泉,当时的货币)来换丝。他不是来换丝的,是找借口来和我商量婚事的。我送你向西渡过淇水,到了顿丘依依惜别。不是我延误佳期,是你没有媒人失礼仪。希望你不要生气,我们约定秋天为期。

由此可知,当时男女青年不能决定婚姻大事,必须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诗经·南山》“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足以印证。

再看第二段: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意思是:我登上那堵破墙头,面对复关(男子的住地)凝神眺望。看不见你身影,我不禁伤心落泪。忽然看见你带媒人从复关走来,见面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回去快卜卦问吉祥,卦象一定不要有不吉之言。你驾着车子来娶我,我装上彩礼随你往。

这一段可以看出当时的婚姻制度“六礼”文化。

1.第一礼纳采:“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说男子带着媒人来求亲了。男方派媒妁到女家提亲,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携带礼物向女家纳“采择之礼”,正式向女家求婚。古纳采礼的礼物只用雁。《礼记·婚礼下》记载“纳采用雁”,一取雁是诚信之物,每年冬去春来,非常准时守信;二取雁是随阳之物,成双成对,白头到老,忠贞不二。

第二礼问名:男家行纳采礼后,再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以测定吉凶,决定男女是否匹配。问名也须携带礼物,一般用雁。郑玄给《仪礼·士昏礼》:“宾执雁,请问名;主人许,宾入授。”作注说:“问名者,将归卜其吉凶”。

第三礼纳吉:即男方取回女方的名字及生辰八字后,在祖庙进行占卜。卜得吉兆后,男方准备礼物通知女方家,决定缔结婚姻。郑玄注:“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婚姻之事于是定。”

诗中“尔卜尔筮,体无咎言”是说女子盼望纳吉环节,卦体千万不要出现不吉之言,。这样才能顺利成婚。

第四礼纳征:亦称纳币,即男方家以聘礼送给女方家。

“纳吉”和“纳征”,这两项礼目往往并在一起进行。这是订婚的主要手续,也就是男方向女方送聘金,一般都使用实物和代金。这一礼目中双方都用红绿描金书帖,也叫“龙凤书帖”。帖上写的都是一些吉利话,但有一定的程式,男方写"素仰壶范,久钦四德,千金一诺,光生蓬壁";女方回帖则写:“一枝幸附,三生契合,七襄愧极,九如庆祝”等话。

第五礼请期:男方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

“请吉日将迎亲,谓成礼也”。即近代意义上的择日《礼仪·士昏礼》云:“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如纳征礼。”男家通过卜问神灵,确定了娶亲吉日后,即派人告之女家,征求女家的意见。

第六礼亲迎:即新郎亲至女家迎娶。

为六礼最后一道程序,即新郎亲自去女家迎娶新娘。婚前一两天女方送陪嫁到男方家,女方请人铺新床。男子亲自去女家迎接新娘,表现出对女子的尊重。先秦时代,人们对亲迎十分重视,自天子以至庶人多行此礼。若不通过亲迎之礼而成婚,则被认为不合礼制,会受到世人讥讽。在古代,亲迎被看成是夫妻关系是否完全确立的基本依据。

六礼已毕,只意味着完成了成妻之礼,还须在次日完成“谒舅姑”,即成妇之礼:若公婆已故,则于三月后至家庙参拜公婆神位,称“庙见”。

古代婚礼叫 昏礼 说说中国 婚礼 那些事儿

简单地说,文学作品鉴赏就是读者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但对于同一作品,不同的读者从不同视角切入,会有不同的解读,有时观点会有霄壤之差,云泥之别。这一方面是由于读者知识积淀、生活阅历、文学修养、认识水平、思维方式等的不同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作品“形象大于思维”的特点所致,即作品本身所蕴含的客观意义大于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董仲舒说的“诗无达诂”,就是说当时各派学者对《诗经》有不同的理解。其实,这也给读者提供了“见仁见智”的解读余地,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创造的空间。

清代杰出史学家和思想家章学诚说:“六经皆史”。据此,我们从《诗经》作品研究古代婚姻制度文化应该是可行的。

(插图:来自网络  审稿:郑庆昌)